取消
公安部6月21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禁毒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禁毒工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禁毒人民战争,扎实做好新时代禁毒工作所取得的新成效、新业绩,介绍全国公安禁毒部门下一步重点工作举措,发布《2022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
会上通报,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禁毒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听取禁毒工作汇报、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禁毒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公安禁毒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开展禁毒严打整治行动,创新完善毒品治理体系,大力整治突出毒品问题,推动禁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以来,全国禁毒工作群众满意度均保持在96%以上。主要做法是:
一是坚持严打方针、主动进攻,毒品犯罪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统筹境内境外两条战线、网上网下两个战场,持续开展“百城禁毒会战”、“两打两控”、“净边”、“清源断流”等专项行动,创新“拔钉追逃”、“集群打零”“网上扫毒”等战法,有力遏制了境外毒品渗透,狠狠打击了贩毒团伙网络。2013年至2022年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07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28万名,缴获毒品651.9吨。经过高压打击,毒品犯罪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全国破获毒品犯罪案件已从最高峰时期2015年的16万余起降至2022年的3.5万起。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关怀救助,戒毒康复成效不断巩固扩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态化开展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深入实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程,推进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认真落实戒毒治疗、康复指导、关怀救助、就业扶持措施,毒品滥用造成的危害明显减轻。十年来,全国共查获吸毒人员679万人次,决定强制隔离戒毒243.3万人次,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217.4万人次。截至2022年底,全国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员达379万名,是2012年的5倍多;全国现有吸毒人员112.4万名,较最高峰时期下降56%。
三是坚持预防为本、教育为先,新滋生吸毒人员大幅减少。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新时代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每年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每年开展全国在校学生秋季开学“五个一”禁毒专题教育活动和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提升全民特别是青少年毒品认知和防毒拒毒能力。推广应用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每年有23万余所学校的1亿多名学生在线接受系统禁毒教育。打造禁毒宣传融媒体,中国禁毒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订阅人数超过6700万,在全社会营造自觉抵制毒品的浓厚氛围。2022年,全国新发现吸毒人员7.1万名,较最高峰时期下降86.6%。
四是坚持从严管控、源头治理,制毒物品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加强市场监测和新增列管工作,我国列管易制毒化学品达到38种,超过联合国管制品种14种。建立全国易制毒化学品信息系统,探索建立信息化追溯体系。深入开展制毒物品清理整顿,完善最终用户审核、流失监测、进出口核查、来源倒查机制,强化往来重点国家双向查控,严密防范制毒物品流入境内外制毒渠道。深入推进“除根”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毒物品违法犯罪活动。十年来,全国缴获制毒物品3.27万吨。制毒物品流失明显减少,2022年全国缴获制毒物品660.2吨。
五是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施策,突出毒品问题得到有力整治。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毒品问题严重地区责任考评办法》和《关于整治突出毒品问题的实施意见》,以落实禁毒工作责任为核心,以解决突出毒品问题为重点,以推进禁毒重点整治、示范城市创建、农村毒品治理为抓手,精准施策、持续发力,统筹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有力促进了我国禁毒形势整体好转。十年来,134个国家禁毒委挂牌整治的县市区毒品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扭转,41个市州被国家禁毒委命名为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23.1万涉毒贫困人口全部如期实现精准脱贫。
六是坚持超前防范、多措并举,新型毒品问题蔓延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积极应对新型毒品问题新挑战,加强监测、查缉和列管工作,新增列管58种新型毒品,创新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大力宣传新型毒品滥用危害,有效防控化解新型毒品蔓延风险。深入开展打击芬太尼类物质等新型毒品犯罪专项行动,加大清理排查、网上管控、专案侦查力度,严密防范新型毒品研发制造,确保国内没有形成规模性新型毒品滥用。
七是坚持共建共享、主动担当,禁毒国际合作取得务实成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对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多边双边禁毒领域合作。坚定维护现行国际禁毒体系,认真履行国际禁毒公约义务,深度参与联合国禁毒事务,主动参与上合组织、大湄公河次区域禁毒合作机制等多边禁毒合作,在推进国际和区域毒品共治中发挥积极作用。推进双边务实合作,已与30余个国家或国家联盟签订50项政府或部门间禁毒合作文件,设立13个禁毒边境联络官办公室,联合破获跨国跨境毒品大案800多起,实施境外替代发展项目290余个,替代种植面积达800万亩。
八是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毒品治理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加快推进禁毒重点科研项目建设,建成国家毒品实验室和5个区域分中心,形成覆盖全国的毒品实验室技术支持网络,开展城市污水检测、毛发验毒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筛查分析等工作。完善全国禁毒综合信息应用系统和研判平台,提升精准打击、精准管控能力。推进毒品监测体系建设,加强毒情监测和效果评估,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推进禁毒社会力量建设,成立各类禁毒社会组织、协会300余个,发展禁毒志愿者820多万名。
当前,我国禁毒斗争形势呈现整体向好态势。但是,毒品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顽固性、反复性强,要巩固扩大治理毒品成果,还需付出长期的艰苦的努力。特别是在全球毒潮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新型冠状病毒实施“乙类乙管”,涉毒违法犯罪“反弹回升”风险加大,我国仍面临“外防毒品入境、内防毒品滥用”的双重压力。有关情况已在《2022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中作了阐释。
2023年6月21日,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2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
2022年,禁毒部门深入实施“清源断流”战略,全力开展“百日行动”,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5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万名,缴获各类毒品21.9吨,查处吸毒人员19.7万人次,同比分别下降28.6%、24.3%、18.7%、39.7%。
报告指出,全国毒情形势整体向好、持续改善,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下降至近10年来的最低点,毒品供应、毒品消费和毒品滥用规模持续减少。同时,全球毒潮持续泛滥,毒品产量、吸毒人数持续增多,毒品走私贩运活动持续加剧。随着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国内毒品问题出现新情况新动向,中国禁毒斗争形势更加复杂多变。
通过广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全国毒品滥用规模持续缩小。截至2022年底,现有吸毒人员112.4万名,同比下降24.3%,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8‰;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员379万名,同比上升11.4%;新发现吸毒人员7.1万名,同比下降41.7%。现有吸毒人数连续5年下降,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连续10年上升,毒品滥用治理成效持续显现。
同时,滥用品种多样叠加。受毒品供应大幅降低影响,国内常见毒品价格居高不下,毒品买不到、吸不起成为普遍现象。部分吸毒人员为缓解毒瘾,转而寻求其他麻精药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及未列管物质进行替代滥用,或交叉滥用非惯用毒品以满足毒瘾。全年查处滥用曲马多、二氯西泮等麻精药品和氟胺酮、合成大麻素等新精神活性物质人数增多。
中国毒品主要来自境外,国内地下制造毒品市场占比极小。全年共缴获海洛因、冰毒、氯胺酮3等类毒品11.7吨,同比下降32%,其中来自境外10.9吨、来自国内渠道0.8吨,分占缴获毒品总量的92.3%和6.7%。“金三角”地区仍是我国最主要毒源地,境外输入氯胺酮和可卡因较多,境外输入大麻多来自北美地区。
国内毒品制造活动继续萎缩,全年共缴获毒品656千克,同比下降12.4%,制毒活动在部分省份零星散发,呈现出选址隐蔽、规模小型、分段加工、多点合成等“零、小、散”特点。制毒物品流失不断减少,全国破获制毒物品案件287起,同比上升24.8%,缴获各类制毒物品660.2吨,同比下降48.5%。不法分子为逃避法律监管、规避打击,不断研发改进制毒工艺,寻求更多种类非列管化学品用于制毒。
全年共破获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件2.7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万人,缴毒10吨,同比分别下降29.9%、31.7%和29.3%。毒品走私贩运活动大幅减少,贩毒分子不断改变运毒通道、藏毒手法、贩卖方式,多采用受疫情影响小、被查获风险低的贩毒模式。贩毒渠道以陆路为主,跨区域贩毒活动减少,非接触式贩毒模式突出。全年共破获涉互联网贩毒案件2761起,缴获毒品1.2吨,缴毒数量同比增长119%。
(来源:中国警察网 2023-06-21 12:02 发表于北京)
上一条:【安全生产月活动37】筑牢委外作业“四道屏障” 下一条:【安全生产月活动35】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