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3】防范电信诈骗之冒充领导实施诈骗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9日 16:45 | 浏览次数:

案例一:“领导来电”可能有骗,男子冒充领导诈骗被批捕

如果“领导”来电,急需用钱,你会不借吗?谭先生等多人就因此被骗走数万元钱财。近日,利用手机号码显示软件冒充领导和熟人骗钱的王某,被海淀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批准逮捕。  

被害人谭先生是一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今年5月31日,他的手机接到所领导林先生的电话,但对方自称是“林某爱人”,说林母突发心脏病住院,需5000元手术费,向谭先生借钱。  

谭先生表示要去医院看望,并把钱送过去。但对方急忙拒绝,称来不及了。于是,谭先生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汇了5000元后,再给领导打电话说去探望。不料领导说,当天他并未打电话借过钱。谭先生急忙报案。  

民警经过调取银行取款录像,锁定了嫌疑男子王某,并于7月1日在河北承德将其抓获。  

据王某交代,今年5月,男子张某、女子李某和他三人合伙开始实施电信诈骗。张某负责买手机、银行卡、电话卡,并找一些单位的通讯录资料,之后,他用手机号码显示软件修改显示号码,冒充单位某位领导;李某负责冒充领导的爱人,给该单位其他员工打电话,声称家里的人正在医院做手术,急需用钱,并给对方一张银行卡号,要求往银行卡里汇钱;王某则负责开车和取钱,然后三人分赃。  

他们在北京海淀、朝阳等地多次以此法诈骗,骗取多名被害人钱财数万元。目前,嫌疑人张某、李某仍在逃。  

案例二:广东肇庆发生多起冒充领导诈骗案多名事主被骗 

2014-08-18 19:33:05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 责任编辑:

广东肇庆警方发言人近日通报,警方接到多起通过电话、QQ等工具冒充各级党政机关领导,以急需用钱为由,要求往指定账户汇款案。 

该发言人称,此类诈骗假冒上下级、亲朋之间的关系,具有麻痹性和迷惑性,已有多名事主被骗。 

当地市民陈先生向警方报案称,想不到骗子会找上自己。据他介绍,8月13日晚上7点多,他接到一个陌生手机电话。“接听后,那边一直比较吵杂,对方跟我叔叔的声音很像,他就说他就是我叔,最近换电话了,并叫我明天早上去他单位找他,到了门口就打电话给他。” 

陈先生说,14日早上,他依约来到叔叔的单位门口。“电话里的‘叔叔’说他正在跟领导谈点事,突然需要一些钱,想请我帮忙往领导的银行卡上打点钱。” 

 

陈先生称,“叔叔”刚开始说要他汇2万元,但自己身上只有4000多元。“叔叔”说,“先汇4000元吧。” 

14日中午时分,陈先生确认“叔叔”是否收到汇款,但那个陌生号码已经打不通了。随后拨打其叔叔真正的号码,才得知自己上当受骗。 

据警方消息,仅8月14日一天,已连续接到6宗类似的诈骗案件的报警。8月14日,当地一位姓谢的中年男子称,他被冒充领导的骗走了4万多元。 

案例三:冒充单位领导诈骗下属钱财

6月30日,在珠海的谢先生接到了其“单位领导”的电话,这位“领导”称急需用钱,谢先生赶紧往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存入5万元。 7月 10日 ,当地警方在接到谢先生报案后,在东莞抓获了涉嫌此起电信诈骗的一男一女,当场还缴获一批作案工具。  

如何防范“冒充领导”电话诈骗 

随着电话的普及,电话诈骗的花样也越来越多,让人防不胜防,如果不小心,很容易陷入骗子所设的圈套。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不法分子可能通过在互联网,甚至是单位和公司的公布栏就可以获取各类人员信息。犯罪分子获得个人信息后,会通过电话、qq、微信等聊天工具等方式进行电话或信息诈骗,有紧急通知、欠费通知、要么中奖通知,他们进行这些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骗钱。最近又出来个冒充公司领导(猜猜我是谁)进行诈骗的版本,流程显示为,当日嫌疑人与事主联系,拨通电话后,事主:喂,你哪位?嫌疑人:领导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事主:哦,是某总吧!嫌疑人:是的,明天上午10点来公司办公室找我,关于工作上的事情。事主:好的。嫌疑人:好,先这样,就挂电话了。在次日约定到达办公室之前,待事主前往与其联系时,骗子又谎称刚好有事外出,急需钱财,要求事主转账到指定账户,并承诺当日可归还。如果事主照办,就被骗了。骗子摸准的就是普通人、员工对”领导“的敬畏心理,第一接到领导电话会普遍觉得荣幸,因此丧失一些判断力;其次,领导谈到工作方面的事情,会有吸引力。  

平安提示:对于各类电信诈骗,要做到:

不轻信;不理睬;不回复;

不泄漏(信息);不转账;

不汇款不贪图(便宜)。

 

 

重庆工商大学保卫处  

2014年9月23日  

上一条:【2014014】国庆节假期安全注意事项 下一条:【2014012】防灾减灾之火灾逃生中的错误行为

关闭